中国燃烧器网【燃友会@Chinaburner.com】中国燃烧机行业技术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业动态] 助力“清洁供热”,两会代表这样说!

[复制链接]

查看他的品牌

他的51warm

累计签到:231 天
连续签到:1 天

345

主题

586

帖子

634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6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29 16:2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助力“清洁供热”,两会代表这样说!

CHPLAZA清洁供热平台讯:2023全国两会已于3月13日圆满落下帷幕。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扎实履职尽责,积极为我国清洁供热工作建言献策。

01

智慧供热

智慧供热是一种将传统热网物理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紧密结合的新型供热网,是实现节能减排、清洁供热、用户满意度提升、企业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建设好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建议大力发展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实现供热电能化。”

贺丹认为,目前中国的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随着材料技术、控制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供热电能化将成为大势所趋,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为大力发展热储能智慧供热,实现供热电能化,贺丹给出如下建议:

一、应集中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相关企业力量加强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技术综合能源系统研究。

二、要围绕谷电利用、绿电利用、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等方面,在利用谷电进行清洁供热、就地消纳绿电进行清洁供热、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的碳交易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三、应根据中国不同气候条件,依靠不同可再生能源条件,由政府统筹协调,先行在公建项目中建设示范工程,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评价,以示范项目推动中国供热电能化进程。

四、应根据中国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可再生能源条件,建设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实验室,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大数据中心,通过智慧供热最大限度的减少供热消耗,提高供热效率。

五、应根据国家能源局《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文件相关要求,编制“基于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的综合能源系统”的国家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九洲集团董事长李寅:“建议地方构建新型智慧供热系统,推进供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李寅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供热需求“存量”的低碳转型和“增量”的低碳供热任重道远,必须创新供热方式,优化热源结构,全面提升供热系统技术水平。为此,李寅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推广新型智慧供热,加快供热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

李寅认为,供热行业在挖潜增效、深度回收余热资源、开发零碳热源、优化热源结构的同时,应充分重视系统节能减碳、提质增效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加速构建新型智慧供热系统,尽快实现行业的精细化运营,加快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逐步实现精准供热和按需供热。

李寅建议,地方应构建供热能源全域协同的新型智慧供热系统,推进供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供热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供热行业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转型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

同时,还应推进煤电供热改造、供热管网节能降碳改造、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多能互补、智能化管理平台、供热计量。

建立基础民生保障性热价与居民个性化需求市场化热价相结合的热价形成机制,逐步实现按需供热,鼓励制定市场化热价政策措施,并出台配套监管办法。

推动新型智慧供热示范区建设,实施供热的精细化、智慧化、低碳化运行管理,实现“精准供热”和“按需送热”的闭环控制,打造新型智慧供热样板工程。

02

清洁供热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加快推动传统供热行业向现代供热的转变,全面提升供热系统能效与智能化水平,构建安全低碳、清洁高效、智慧经济的新型供热系统已刻不容缓。

▋全国工商联:“建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供热。”

全国工商联提案建议,完善综合激励政策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探索多元化商业模式,推动可再生能源供热规模化应用。

提案还建议,建立完善供热价格机制,研究设计可再生能源供热的定价机制和补偿机制,根据各技术应用水平和条件,核定可再生能源技术供热指导价格。可再生能源供热的热力管网建设和改造费用,应纳入城市基础配套费,按常规能源供热管网建设的标准收取。

提案建议,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融合;通过特许经营权方式,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区域,推动区域供暖;以用户投资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探索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光热+”供热系统结合,推动分散式可再生能源供热应用。此外,鼓励专业化服务公司从事可再生能源供热利用和建设运营服务。

提案还建议,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及相关标准。制定严格的环境和排放标准,拓展包括可再生能源供热在内的清洁能源生存发展空间,减少环境污染。在国家标准体系出台前,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地方标准。支持新型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支持新型系统研发和设计优化,包括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及其与常规能源的多能互补系统,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的系统融合。

提案建议,组建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供热头部企业为核心,涵盖技术研究、装备制造、设计咨询等企事业单位在内的技术服务平台,加强行业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反映行业政策需求。依托技术服务平台,收集统计行业信息,推动建立相关制度,促进再生能源供热纳入国家能源统计体系。

提案还建议,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建议将可再生能源供热纳入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支持范畴,以新型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的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为支持重点;参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供热企业,对可再生能源供热和区域能源站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实施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供热发展专项政策,把可再生能源供热领域融资按规定纳入地方政府贴息等激励计划,建立支持可再生能源供热的资金扶持机制。

提案还建议,提高乡村清洁供热针对性与适应性。先立后破,试点先行、宣传先行,避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一刀切”。

03

热泵

作为热量的“搬运工”,热泵并不产生热量,而是在电力的驱动下,从低温热源提取热量,在较高温度下释放,可高效地满足150℃以下的各类热量需求,是实现零碳热量供给最有希望的方式,已获学术和产业界普遍认可。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发展热泵技术,实现热量零碳供给。”

我国电力、流程工业和数据中心等年产余热约200亿GJ,利用热泵技术回收其中的70%,即可满足城镇建筑供暖和非流程制造业的热量需求,并降低17.2亿吨供热碳排放。新型电力系统建成后,即可实现热量供给零碳化。未来的目标是建设热量共享系统,通过跨区域热网和跨季节储能调配供需;通过热量变换满足不同需求,最终实现零碳热量供给。

唐俊杰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破解难题:

一、大温升高温热泵和蒸汽制备技术。该技术可将中低温热量进行温度品位提升,高效制取非流程工业所需的90~150℃的热水和0.4MPa以下的蒸汽,并替代目前的燃煤燃气锅炉。我国在该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需解决循环、工质、压缩机和高温润滑等技术挑战。

二、热量变换技术和装备。这是多热源多热汇的热量共享系统的核心技术和装备。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和国家标准,但需增大变换区间,实现不同温度品位热量之间的高效变换。

三、大规模跨季节储热库。这是充分利用不同时空余热资源并使相关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我国需要几百个千万立方米级库容的热水库来满足全面零碳供热;需要创新国土利用理论,多方面协同,按照基础设施用地方式解决跨季节储热设施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

四、输热管网。需要规划跨区域管网,加大高差隔压、水击、腐蚀、输送能耗等方面攻关。

为此,唐俊杰建议: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把工业排放的热气、热水纳入环保管理;明确未来几年后排放到大气的各类气体温度不得高于60℃,排水温度不得高于40℃。把此类余热的回收归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二、建立按温度品位定价的机制,明确获取90℃以下的热量不得采用直接电热,根据要求温度的不同给出电力制取热量的效率下限。

三、完成零碳热量供给规划。包括未来余热资源及供需走向、储热库位置和规模以及全国余热输配主干线等。

四、制订热泵技术发展路线。到2060年,供热系统和设备仅有2~3次更换期。应尽快制订经济可行的热泵技术发展路线。

五、加强科技投入。组织相关单位在工质、专用压缩机和高温流程、关键配件、系统集成等方面开展攻关。同时,通过示范工程带动产品研发,并解决政策机制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因地制宜发展地表水源热泵、浅层土壤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技术。”

钟宝申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城市在推动低碳发展,包括绿色建筑发展方面正在快速推进,而农村新建建筑还受制于观念、经济水平等影响,依然以传统建筑为主。

钟宝申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居住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绿色低碳发展,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此外,钟宝申还提到,为了在北方地区清洁采暖方面取得新突破,需要加大力度推广使用地源热泵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地表水源热泵、浅层土壤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技术。他建议在推广使用地源热泵方面开展专项工作,为绿色建筑清洁采暖打开突破口。

04

地热

2023世界地热大会组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表示:“地热能是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的新能源,大力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是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的重要抓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总经理聂晓炜:“建议加快地热能高质量开发利用,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聂晓炜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增强,《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支持地热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陆续发布,有效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总体上看,我国地热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与“双碳”目标需求相比,发展仍较缓慢。因此,他建议进一步理顺地热能管理机制:

一、突出地热能的可再生能源属性,仿照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能源主管部门权责范围,实施统一管理,由上至下理顺各级政府地热能管理关系。

二、尽快出台国家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督促各省市优化完善现行制度。

三、“一站式”管理地热能开发相关手续,简化地热矿业权办理流程。

四、加快建立地热人才培养机制。

五、加快推进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碳资产市场交易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建议尽快出台地热能发电扶持电价政策。”

“作为可再生能源,地热能可稳定发电,且不受天气影响,不需要配置储能。”在京参加两会的蒋立建议,尽快出台地热能发电扶持电价政策。

蒋立介绍,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得到较快发展,直接利用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问题在于,地热能在建筑供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却很少用于发电。“由于没有明确的上网电价等扶持政策支持,我国地热能商业发电仍处于停滞状态。”他说。

为此,蒋立建议尽快出台地热能发电扶持电价政策,推动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具体政策而言,蒋立建议地热发电项目实施0.65-0.85元/千瓦时综合电价,上网结算基准价为当地煤电标杆电价,超出标杆电价的部分按照央地分摊比例原则承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建议加强我国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

王焰新表示,当前,我国能源体系面临稳定供应与清洁低碳转型的双重挑战和节能减排、新能源替代的重大需求。地球深部赋存着极为丰富的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地热能,其开发利用不会直接排放二氧化碳,已经并必将在世界新能源版图中稳占一席之地。因此,他建议,加强我国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

在王焰新看来,查明我国深部地热资源“家底”意义重大,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将大幅提升我国深地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地热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将有助于贯通新能源领域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目前,我国还没有地热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优质创新资源难以有效聚合,制约了该领域先进技术研发和前沿科学探索。深部地热资源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目前还很少有高校设立相关学科专业,该领域的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亟待提升。

对此,王焰新建议:

一、设立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向的国家地质调查专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二、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激励社会资金投资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三、谋划布局深部地热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在该领域具有学科和人才优势的高校,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加大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05

分时电价

分时电价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和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或根据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价格体系,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通过价格信号激励用户改变用电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四川广安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总队长、电力技能大师蒙媛:“应完善峰谷分时电价等电价政策,强化负荷主动调节能力。”

蒙媛表示,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峰谷差将持续扩大,局部地区电力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需要通过优化峰谷分时电价等市场引导机制,引导用户侧储能建设,进一步发挥负荷主动调节在电力保供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目前用户侧储能可实现移峰填谷、应急备用的功能,在关键区域、关键节点规模化投资建设用户侧储能,对缓解电网供应保障压力、提升负荷主动调节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用户侧储能有助于缓解高峰电力供应紧张,提升电网投资运行效率。

蒙媛建议,进一步优化市场引导机制,完善峰谷分时电价等电价政策,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峰谷时段划分,拉大峰谷价差,扩大尖峰电价覆盖范围,提高充放电的电价差异平均水平。此外,强化负荷主动调节能力,倡导全社会崇尚低碳生活,进一步节约用电,并引导电力用户主动投资储能装置,实现削峰填谷,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06

供热计量

在中国,水、电、燃气实施分户计量收费,民众不仅认可,也早已习惯。但在北方集中采暖区域,热费是否也要分户计量,一直有诸多争议。事实上,采暖按面积收费更常见,但分户计量收费方式也存在已久。国家相关部门在2000年便提出“分户计量”的改革方向,热费多少与用热多少直接挂钩。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广东商会会长、哈尔滨红旗装饰材料城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文辉:“推进非居民用户供热计量收费。”

全国两会期间,何文辉提交了《关于大力推进非居民用户按计量收取热费的提案》。

何文辉认为,按计量收取热费目前存在对居民用户的热费实行计量征收不符合实际,导致计量供热整体推进困难;热费构成中“基本热价”过高;“计量热价”内涵外延并不清晰;没有给供热企业与非居民用户间的协商定价制定相应的规则这些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何文辉提案建议:

一、实事求是取消对民宅的计量收费,大力推进对非居民用户的计量收费。

二、尽快研究出台新的供热管理办法。

三、取消“两部制”热价。应取消“基本热价”,将所有热费成本、利润、税金纳入“计量热价”的范畴,彻底实现按计量收取热费。

四、对非居民用户也应区分情况分别定价。

五、鼓励协商定价并制定相应的规则。

内容来源:网络
共同点燃
此贴被TA们浏览了1092次
中国燃烧器网品牌中心


 

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注明出处)
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如果您有更多的行业资讯和企业新闻,
欢迎与燃烧器网编辑部取得联系:
燃烧器网编辑部:
联系电话:0510-6856 6535/6536/6539
直线电话:139-1248-0569(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web@warmwell.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